上海大学人形机器人“自强1号”首亮相,天太机器人助力关节模组
发布时间:2024-11-25 点击数: 276

2024年11月20日,上海大学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合作的“人形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正式成立。在此次仪式上,上海大学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产品——“自强1号”,标志着该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翌日,以“宝山智汇,链动全球”为主题的2024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王强,中国机器人峰会主席团主席、原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进长,区委书记李晨昊,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等领导出席大会。


大会现场,“自强1号”首次公开亮相。



“自强1号”由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人形机器人团队研发,重达90公斤,是全球最重的重载荷工作类人形机器人之一。该机器人的设计强调脊柱作为核心中枢,通过运动控制身体平衡,同时腰部、脊部不仅提供支撑,还为负载运动状态提供发力来源。此外,“自强1号”腿部质量占整体质量的比例与人类相近,非轻腿设计使其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天太提供旋转关节模组,助力“自强1号”

在“自强1号”的研发过程中,天太机器人与上海大学联合攻关,研制开发出了专门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的高功率密度一体化旋转关节模组,这些模组是人形机器人运动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核心。

智巧系列(HJ)中空关节是天太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具有高度集成和高性能的特点。将电机、驱动器、编码器及减速器进行了高度融合,实现了高度一体化的精密设计

该系列模组不仅适用于人形机器人,也可以广泛应用于诸如协作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场景中。模组具有一系列突出的特点包括:

模块化、标准化的一站式关节解决方案,使得机器人研发制造更为简单。一体化关节模组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为机器人设计留出了更多空间。此外,天太机器人的关节模组采用大中空无框力矩电机,具有动力强劲、转矩波动小、转动惯量低、动态响应快的特点。关节模组还配备高精度双编码器,实现全闭环精准控制,确保无精度磨损,零误差输出。



天太机器人与上海大学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8月,双方就开启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共同研发合作,并在2023年正式成立“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依托上海大学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科研实力,以及天太机器人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十年的技术积累,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核心零部件、结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