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质效提升。实体经济作为一国经济的坚固基石,不仅是财富创造的源泉,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那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何在?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给出了答案。本次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如果说产品更新换代、以旧换新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有力手段,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则是造福国民生产生活、惠及各行各业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物流领域降本,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提升,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物流织就的大网,串联起产业上中下游,降本可以有效提升全国大市场整体运行效率。
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 ,其高效畅通对于整个经济的运行至关重要。当前,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对包括运输、仓储、管理在内的全流程实现降本。对此,智能化的物流机器人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特点,通过精确操作、高效协同,助力企业在运输、仓储、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
一直以来,“机器人”和“降本增效”被牢牢关联在一起。由移动机器人和机械臂组合搭配而成的仓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各类工作站,近几年被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整个物流环节,实现自动化仓库、机器自动拣选、智能配送,是物流降本的灵药。伴随着技术升级、需求变化和政策引导,机器人在物流领域充分彰显出降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