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过去,策划未来。
2023年画上句点,中国机器人行业交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分答卷。2024年像等待拆封的礼物,酝酿着新的变革与惊喜。
过去的一年里,机器人领域不断发展变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点一滴的量变促成了多次质变,创造了新的故事,实现了新的跨越。肩负着“让机器人随处可见”的使命,天太也参与其中,践行理念,把每一件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促进着变革的发生……
人形机器人强势登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一个缺乏实用性的“高级玩具”或者“收藏品”,作为噱头的功能远胜实用性,但在2023年,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一跃成为“高级”的代名词,成为硬科技领域的热点赛道,被认为是“下一代颠覆性产品”。
围绕着这个“下一代”的产业竞争,人形机器人产业努力抢占先手,这一年,融合多项先进技术的特斯拉第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走进大众视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成功敲响港交所上市锣;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比亚迪、美团、小鹏汽车、腾讯等纷纷通过投资、入股、创立企业等方式入局人形机器人……
随着人形机器人本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其中。今年,天太的关节产品成功实现人形机器人应用。
如果说,2023年站上人形机器人的起跑线,接下来的2024将正式进入竞争激烈的赛跑环节,外观设计、智能控制、人机交互、成本效能甚至道德伦理问题,将成为新的挑战,而擅长迎接挑战的中国机器人行业,将会在坚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人形机器人新的高楼大厦。
汽车领域需求量飙升
随着“双碳”发展战略的推行,越来越多低碳相关产业在近几年加速爆发。2023年,光伏、锂电、氢能、储能等继续迸发强大活力,可持续发展与ESG价值创新成为新兴领域,受益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带动,机器人市场需求也得到大幅提升,机器人安装量稳步增加。
进入2024年,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2023年全年交付数据。上汽大众ID.家族累计10.97万辆;广汽埃安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一汽丰田零售销量超80万辆;理想累计交付37.6万辆;一汽奔腾全年累计销量120666辆;零跑累计交付144155台;AITO问界新M7交付20611辆,累计大定已突破12万辆,M9大定已突破30000辆……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2023年整年交付将达到182万辆。
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彰显着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发展活力,而汽车加工作为机器人最典型的应用,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天太中空关节产品,可支持快速构建高性能的关节机器人,在产线上执行拆垛码垛、自动上下料、螺丝锁付,提高汽车等离散型制造行业整体效率。
移动机器人加速出海
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市场优势和日渐佳境的产能优势,支撑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卓越成就。2023年以来,中国机器人企业规模化开展“出海”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国内头部企业都在积极尝试出海,抢占更大的市场“蛋糕”。其中,尤以移动机器人出海成绩显著。
2022年,中国AGV/AMR企业海外销售规模为36亿,同比增长44%。相关研究预计,2023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出口规模约45亿左右,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表现依旧强劲。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凭借着爆发式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政策支持、成本优势、应用优势、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明显的优势,不断支撑中国AGV/AMR产业制胜全球市场。
天太拥有移动机器人专用运动单元,包括行走、旋转、顶升单元等核心零部件,针对行业需求,我们还推出了CP系列服务机器人专用行走单元,不断开发更适配场景的产品。
新的一年,我们也将继续为移动机器人发展提供支持,以稳定精密的零部件帮助构建优秀的移动机器人产品,成为未来中国机器人加速布局海外的长板,成为全球化布局的主动出击。
国产化取得巨大进步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仅为 35%,而2023第一季度,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比提升41%,预计2023年国产化率将达37%。看站在全球舞台上的移动机器人,在厚积薄发之下,2023年,我国移动机器人国产化率已超95%,中国移动机器人出货量占全球比例超50%。而在10月,首台国产达芬奇Xi手术系统在位于浦东的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正式揭幕,标志着手术机器人也正式实现国产化。
“国产替代”,一个喊了多年的口号,随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不懈努力,正在强势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低,依旧是制约国产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成立之初,天太便关注到这一问题,并将提升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视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凭借在零部件领域的优势地位,2023年9月,由天太牵头的广东省首个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家标准《精密电驱动谐波齿轮模组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宣布立项。
2024年,我们也将与合作伙伴继续携手同行,提供更多、更好、更具性价比的关节移动机器人单元,进一步加速国产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进程,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大厂跨界进军机器人
2023,机器人这个充满“未来感”的赛道中,处于领跑位置的玩家越来越“五花八门”。前有汽车行业大佬,如特斯拉、本田、丰田入局,也有有互联网科技企业,如华为、字节、小米、京东、谷歌、亚马逊。这些企业以外部玩家的身份进入,同专业机器人厂商展开角逐,加入竞争。
尽管“门外汉”可能对机器人不够了解,但大厂和巨头们,凭借着资金、算法、制造等优势,足够在机器人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也有望加速机器人研发制造进程,提升机器人水平。新的一年,跨界厂商们将进一步角逐赛道,迎来新一轮洗牌。
当然,优势突出的同时,跨界而来的“新手”也面临着核心零部件研发、成本控制以及探索商业场景落地的三重挑战。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机器人硬件难题,快速构建高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帮助跨界玩家在新一年竞争中建立先发优势。
在服务机器人厂商,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2023年,天太自身也创造了一个个惊喜,除了上面提到的成绩,这一年,我们专注研发,在产品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荣誉:
我们的动力基站技术取得国内发明专利,已成功批量应用于智能搬运叉车;产品发明专利单年授权18个;中空关节应用进一步拓展,成功实现协作机械臂上应用及码垛机器人应用;
落地佛山,扎根佛山,耕耘佛山,作为发展于佛山本土的企业,2023年,我们获得了佛山市监局认证,被评为“佛山市机器人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佛山市知识产权培优工程入库企业”。
同时,我们的影响力也在飞速扩大,不断向外辐射。2023,经省工信厅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经全国标准委认定,担任“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主导承担单位”。由我们牵头的广东省首个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家标准《精密电驱动谐波齿轮模组通用技术要求》也已正式宣布立项……
对天太而言,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于机器人行业而言,经历起起伏伏,终于看到新的希望,重启、创造、成长这些厚重关键词,仍在延续,站在2024年新的起点,我们还想说:继续。